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今日(4日)中午12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,由大會發言人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。

針對會上記者提問如何看待個別國家對中國「一帶一路」倡議的質疑,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大會發言人王超表示,自「一带一路」倡議提出十年来,已經有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了合作文件。「一帶一路」的務實合作持續深化拓展,為各國發展經濟、增加就業、改善民生作出了積極貢獻,已經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。開展「一帶一路」合作,中國從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,也從不謀取任何政治私利。根據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統計,中國不是非洲債務的最大債權方,多邊金融機構和商業債權人,在非洲所持債權佔到了非洲整體外債的近3/4,他們在非洲債務中才真正佔據大頭。中國始終致力於幫助非洲減緩債務壓力,積極參與二十國集團緩債倡議和個案債務處理,是二十國集團成員中落實緩債金額最大的國家。

王超續說,在「一帶一路」倡議10周年這個重要的歷史時點上,中國願意與共建「一帶一路」夥伴一道,回顧成就、總結經驗、規劃未來,繼續推動高質量共建「一帶一路」取得新發展。全國人大願與共建「一帶一路」國家立法機構加強交流與合作,為「一帶一路」建設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。

責任編輯: 蔡洋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