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文平理

4月2日有10個公眾集會或遊行活動,全部順利、有序舉行,顯示社會已從黑暴和疫情中擺脫,步入正軌。穩定秩序是市民表達訴求、宣揚理念的最重要保障,社會的聲音才可百花齊放,大眾應該珍惜和支持。

當天10個獲警方發出「不反通知書」的遊行活動,包含多個主題,有宗教節慶,有復活節巡遊,也有學校步行活動,對於香港國安法、禁蒙面法和警方對遊行路線的指示,參與者都十分配合,活動沒出亂子。回顧2019年修例風波,社會動盪,遊行活動常被反中亂港分子藉「自由」為旗號騎劫,變成街頭破壞活動,不同意見者受到暴力攻擊,到最後市民的言論自由被嚴重剝奪。之後,香港遇上疫情,病毒使群眾聚集活動無奈叫停。揆違差不多4年,自上月底開始的各種遊行有序獲批進行,彰顯「一國兩制」和香港基本法保障下,市民可擁有表達意見的權利。海外反華勢力多番指責香港公民權利自香港國安法生效後被削弱,通過這些遊行的舉行,抹黑和誤解已統統消除。

在最近的遊行中,警方除了向主辦單位重申要守法外,也要求參加者佩戴或者手持可識別物件,有部分人表示反對,認為會造成「束縛」和「歧視」。不過,這些理據都是站不住腳的。事實上,平日舉行的大型會議活動,都會要求參會人士、傳媒代表配帶襟章、頸牌作辨認,做法普遍,以方便現場管理,至於警方要求遊行人士配帶或手持識別物也是出於同一目的。4月2日的公眾遊行活動能夠成功有序進行,證明了警方的管理是有效的。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指,有人形容要求參加者戴頸牌是「標籤猶太人」、「狗繩」,是刻意跳動情緒和抹黑政府,相信部分人的目的是挑動市民對政府不滿和仇恨、危害國家安全,令當局執法困難,從而混水摸魚和騎劫活動,作危害香港的行為。他的說法切中要義,有力有理地批駁有意污名化警方遊行管理的人士。現時社會的反中亂港勢力尚在蠢蠢欲動之際,總有部分人持對抗心態,對於遊行示威等公眾活動,小心翼翼避免有煽動和騎劫的情況方為上策,這才更加保障社會大眾表達訴求的權利。

責任編輯: 之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