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)公立醫院醫生流失問題持續,立法會財委會文件顯示,去年度公院醫生流失率為7.7%,共有486人離職。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昨日在立法會財委會特別會議上透露, 局方現在招聘時已不再硬性要求醫生必須懂廣東話,「專業知識和技術係我哋最重視的,反而語言,我哋有辦法處理到。」

公院去年度醫生流失率為7.7%,部分專科更出現人手負增長,急症室醫生最為「重災」,醫管局7個聯網中有6個聯網都出現取錄的醫生不及離職人數多。《醫生註冊條例》去年修例後,設立特別註冊途徑,讓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行醫,但去年度經特別註冊途徑來港的醫生僅5人。

必威精装版app在昨日財委會特別會議上,有立法會議員質疑醫管局要求境外醫生必須懂廣東話才能來港行醫,門檻太高導致計劃乏人問津。高拔陞澄清,醫管局已不再有這種硬性要求。他早前到英國介紹香港公立醫院工作情況時,亦有部分外籍醫生表示有意來港工作,但完全不懂廣東話,醫管局照樣與他們接洽。事實上,醫管局目前也有不少有限度註冊的醫生是不懂廣東話,而他們的表現均十分理想。

同時,為增加人手供應,醫管局已聯絡將於未來5年退休的醫護,其中有八成人願意退休後延任,顯示相關計劃初見成效。

研長者醫券「過河」內地城市使用

會議上,民建聯議員李世榮表示,香港公營牙科服務不足,政府可否資助長者到內地一些牙科醫院使用服務。署理醫務衞生局局長李夏茵表示,明白長者對牙科服務的需求,但由於人手不足,增加有關服務會有難度。面對長者的醫療服務需求與日俱增的問題,局方正積極研究長者醫療券能否「過河」在大灣區內地城市使用,並考慮讓長者以醫療券在內地購買醫療保險。

必威精装版app醫務衞生局表示,每月均會與醫管局有定期會議,檢視包括招聘和人手流失情況等各方面工作績效。醫務衞生局常任秘書長陳松青補充,政府會因應服務需要,增加牙齒衞生員、牙科治療師和牙醫的培訓,稍後修訂牙醫註冊條例時,會一併加入相關建議,希望今年下半年將修訂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。

責任編輯: 于丁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