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寫字樓林立,一季度市場開始逐步回暖。(記者章蘿蘭 攝)

必威精装版app(香港文匯網記者 章蘿蘭)戴德梁行在上海發布最新報告指,伴隨回歸常態化的生活工作節奏,上海寫字樓市場逐步回暖,今年一季度此間甲級寫字樓凈吸納量達13.7萬平方米,較去年四季度上揚58.1%,外商對上海投資預期和信心保持熱度。

必威精装版app行業表現來看,本季度,醫療健康表現突出,與貿易製造、TMT及金融業共同引領。戴德梁行中國區項目及企業服務部總裁魏超英分析,去年儘管受到疫情衝擊,但上海經濟總量保持全國經濟中心城市首位,新設企業數量整體仍增長。今年《上海市加強集成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》發布,經濟全力復甦及營商環境不斷優化,將有助於今年新設企業再攀新高。

行業發展來看,魏超英說,擴大內需及上海持續發展消費經濟,料推動零售貿易行業更上台階;基於數字經濟上升到國家戰略及上海打造可信數據經濟試驗區,數字經濟產業將長足發展。同時,疫後對外開放力度加大,將促進外資總部經濟壯大。值得注意的是,外商對上海投資預期和信心保持熱度,據戴德梁行統計,外資成交比重繼去年四季度以來保持在50%以上。

無獨有偶。麥肯錫全球研究院(MGI)亦指出,中國仍是全球增長引擎及許多跨國公司的戰略優選,中國目前佔全球GDP的18%,與整個歐盟相當,僅次於美國。即便在未來十年,中國GDP增長按照2%的計算,僅2021至2030年的增量GDP,就將超過印度2021年的GDP總量。如果能達到5%的年均增速,同期,中國的增量GDP就將與印度、日本和印度尼西亞2021年的GDP總和相當。

必威精装版app麥肯錫亦提及,對外企而言,中國本土公司的競爭力不可小覷。談及近幾個月來,外企高管密集來華,麥肯錫中國區主席倪以理表示,這些高管此行料也想觀察中國市場的競爭對手與競爭格局,尤其是來自中國本土企業的競爭。「中國本土企業的迭代速度、創新能力,對外企而言也是一種壓力,這種來自競爭的壓力,甚至遠遠比地緣政治的壓力要大,」倪以理猜測,外企高管們也想看一下他們的企業與本土企業的差距在哪裏,以後若要繼續投入,市場定位應該作出哪些調整。

責任編輯: 之袁